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

  • 发布时间: 2025-04-28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河北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成果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于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得浑浊液;将盛有浑浊液的反应釜密封,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粉末;将所得粉末进行干燥、热处理,冷却处理后得到具有LixPFyOz@LiF包覆层的正极材料粉末。本发明利用电解液处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充满电解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覆层,包覆后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本发明的包覆方法操作简单,包覆均匀,易控制,重复性好,成本相对较低,可实现规模化包覆。

应用范围

富锂氧化物材料可以被表述为xLi2MnO3•(1-x)LiMO2 (M = Mn, Co, Ni, Fe, etc.),这种富锂氧化物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材料,其理论比容量和放电电压都相对较高,因此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正极材料。然而此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电子电导率低,过渡金属的迁移,层状向尖晶石不可逆相变,放电电压衰减严重,高电压下循环稳定性差。以LiCoO2为例,当电压充到4.2V时,材料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只有一半的锂离子脱出,因此,若想提高材料的容量则需要提高截止电压,从而使更多的锂离子脱出,但是提高了截止电压,就会破坏其原本的结构,导致容量下降,钴也会在电解液中溶解,而且很多研究学者还指出电池充电截止电压越高,电量转换率越低,电极活性衰减也越严重。因此提出了表面包覆来阻止高电压下LiCoO2结构的膨胀和钴的溶解,从而来提高LiCoO2高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

前景分析

本发明提供的包覆方法操作简单,包覆均匀,易控制,重复性好,成本相对较低,可实现规模化包覆;在电解液中处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保证了产品的纯度,也不需要考虑包覆层对电解液的不利影响;在电解液中处理可以将正极材料表面的Li2CO3和H2O处理掉,后续组装成电池后,抑制了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付超超

  • 联系电话:

    13230265573

  • 通讯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河北大学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