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采用植物栽种方式修复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 发布时间: 2025-04-14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保定学院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绿色化工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植物栽种方式修复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具体是对重金属污染地区土样进行调查,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种植对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的植物,当植物生长至生长期时,对其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当植物生长至成熟期,对其喷施重金属污染修复促进剂,在植物衰老期进行收割,实现重金属污染的移除。对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的植物是指栽种狗尾草、荆条、沙参、小红菊、华北蓝盆花、洋槐、臭椿、榆树、地梢瓜、香青兰、小叶白蜡、猪毛菜、黄花蒿、蚂蚱腿子、宽叶胡枝子可推荐为铅锌矿区的生态恢复植物备用。

应用范围

1.该植物修复技术在铅锌矿区土壤治理领域具有显著生态效益,能够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实现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相比传统物理化学方法,这种绿色修复技术成本更低且不会破坏土壤结构,特别适合大面积矿区污染场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2.在农业安全领域,该方法为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再利用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通过筛选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间作模式,既可逐步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又能保障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为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3.该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中同样具有应用潜力。通过植物修复与景观绿化相结合,既能治理遗留重金属污染,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工业遗址公园、滨水绿地等项目的建设提供环保型技术选择。

前景分析

本发明喷施的重金属污染修复促进剂硫脲在植物生长至成熟期,硫脲粘附在植物叶面或根茎部分,硫脲易渗透入植物叶面内或根茎部内,易与在生长期间吸附的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积在植物内,成熟期后,便于收割并移除。所述的硫脲在使用过程中与农药中常用的辅助性粘结试剂共用(所述的常用的辅助性粘结试剂可以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硫脲喷施量可以稍微过量,但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量以内。稍微过量后,可促进植物进一步生长,也可以作为土壤肥分,若喷施量过多,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络合后就不易分再次分离出。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崔彬彬

  • 联系电话:

    19932581850

  • 通讯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3027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