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方法

  • 发布时间: 2025-03-19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河北农业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农业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铁皮石斛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诱导类原球茎形成;将诱导培养的类原球茎接种至增殖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生长和生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铁皮石斛原球茎的诱导率、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至85%以上,成活率高达100%,大大提高了铁皮石斛组培生产的效率,并且,本发明通过茎段诱导类原球茎再生体系,解决种子稀少、萌发率低、诱导率低、诱导周期长的问题,满足市场需求,为铁皮石斛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应用范围

现有技术中诱导铁皮石斛类原球茎仍面临诱导率低、诱导周期长、分化率及诱导生根率低,组培苗不易成活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新的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前景分析
本发明通过对铁皮石斛外植体及各组培阶段的外源调节剂组合进行探讨,得出诱导铁皮石斛类原球茎最佳外植体为茎段,器官发生途径诱导类原球茎形成最佳培养基为:MS+6‑苄氨基腺嘌呤(6‑BA)0.1mg/L+萘乙酸(NAA)0.3mg/L+激动素(KT)0.3mg/L+蔗糖30g/L+琼脂8g/L;愈伤组织途径诱导类原球茎形成最佳培养基为:MS+2,4‑D 0.1mg/L+蔗糖30g/L+琼脂8g/L;通过对不同光周期诱导类原球茎情况进行探讨,发现采用光照7d后持续黑暗处理,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轻微发黄,分散性良好,易于分离,且显著降低褐化率,促进类原球茎的形成和生长;最佳的增殖分化培养基为:MS+萘乙酸(NAA)2.0mg/L+6‑苄氨基腺嘌呤(6‑BA)2.0mg/L,接种20d时,植株有明显的长高,茎段变粗且开始分节,叶片由嫩绿变为翠绿;接种45d后,多数植株茎粗壮,侧根较长,叶片翠绿,长势良好。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方法,并且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再生、丛生芽形成及生根培养成组培苗,解决了现有技术以种子为外植体,存在种子稀少、萌发率低、诱导率低、诱导周期长的问题,满足市场需求,为铁皮石斛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张洁

  • 联系电话:

    0312-7528888

  • 通讯地址:

    保定市莲池区永华街道灵雨寺街289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