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用于检测水产品中铅的双模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

  • 发布时间: 2025-03-06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山东理工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检测水产品中铅离子的双模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含铅的水产品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以CeO2/CS@AuNPs为基底材料,提高传感器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同时可以通过Au‑S键结合适配体,利用适配体对镉离子的识别,Ag/Fe2O3纳米酶的催化特性、内切酶的剪切以及DNA步行器的特性来检测水产品中的铅离子。可根据检测结果中电流峰值情况对被检水产品中的铅离子进行定量,同时可以根据底液PBS的变化定性判断被检样中是否存在目标离子。本发明的优点是:传感器通过颜色变化以及电信号变化实现对铅离子的双模式检测;通过内切酶***实现信号放大,并实现DNA步行器移动;避免了复杂的前处理,可对重金属进行分别定性与定量测定。

应用范围

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环境中的重金属不仅分布在土壤和水中,并且随着重金属的沉积蓄积在水产品中,通过食物链进一步蓄积到人体,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随着人们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需求上升,像贝类、鱼类等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因此进一步加重了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重金属污染大多是点性污染,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且易被生物体富集,重金属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损害人体健康;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由于铅是蓄积性的中毒,只有当人体中铅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机体的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儿童健康和智能的危害产生难以逆转的影响,是水产品中常见的重金属之一;所以开发一种便捷、高效、快速和实用重金属污染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可以检测铅离子的方法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一工作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前景分析

一种检测铅离子和汞离子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上述制备好的适配体传感器在工作底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扫描,得到适配体传感器的电化学信号;(2)将靶标离子Pb 和内切酶***的混合液滴到电极上,一定孵育时间后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进行扫描,进一步验证传感器的可行性;(3)配制一系列浓度的Pb 标准液,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进一步得到传感器的工作曲线、检测范围和检测限;(4)配制一系列常见的其他二价金属离子进行检测,验证所制备的生物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5)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进一步验证该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6)对实际样品(扇贝)进行分析,计算回收率。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张妍妍

  • 联系电话:

    19303128393

  • 通讯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高创园A座313室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