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 发布时间: 2025-02-20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山东理工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其他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CO2动力循环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热电联产系统,所述系统通过集成高、低温动力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实现热电联产。所述动力循环以CO2作为工质,吸热过程位于超临界压力,向冷源的放热过程位于亚临界压力,为跨临界循环形式。所述高温动力循环以高温烟气为热源,低温动力循环从高温动力循环的乏汽吸热;所述的吸收式热泵系统以低温动力循环高温乏汽为驱动热源,并以低温乏汽为低温热源,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余热资源,并提高了吸收式热泵循环的COP。本发明改善了循环与变温热源换热匹配性,同时有效利用了循环的乏汽热量,实现了对不同品味余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应用范围

采用恰当的技术有效回收、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温(>500 oC)烟气余热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能量梯级利用原则,对于中、高品味的烟气余热可依次进行动力回收和热利用。目前的余热动力回收技术主要有传统的水朗肯循环、有机工质循环和卡琳娜循环等。有机工质循环和卡琳娜循环适用于中低温的余热回收。在高温工况下,有机工质存在热分解的风险,分解产物将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卡琳娜循环主要依靠氨-水二元非共沸工质的温度滑移来改善循环与变温热源的换热匹配,相对于高温烟气热源放热过程的大温降,其温度滑移已远远不足。水朗肯循环是一种成熟的高温余热回收技术,但是从热力学方面来讲,循环的定温吸热与烟气热源的变温放热的换热过程存在较高的不可逆损失,窄点突出的问题限制了对变温热源的利用效率;从技术条件来说,水朗肯循环系统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汽轮机结构复杂,系统造价高,应用于工业过程的余热回收中存在诸多不利条件。

前景分析

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作为动力循环工质,可降低余热利用系统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同时提高了循环与烟气热源的换热匹配;采用两级循环方法,有效利用了高温循环放热过程的热量,将其部分转换为低温循环的输出功;引入吸收式热泵循环,将动力循环的较高温度乏汽作为热泵的驱动热源,低温乏汽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有效利用了动力循环放热过程的热量,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李成宇

  • 联系电话:

    19933576696

  • 通讯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