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高比电容聚吡咯的制备方法

  • 发布时间: 2025-02-18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桂林理工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材料及其应用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电容聚吡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乙二酸(oxalic acid)为聚吡咯polypyrrole,简称PPy)的掺杂剂,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引发剂,通过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合成聚吡咯。通过改变吡咯单体与乙二酸的含量,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聚吡咯,经过对比及优化方案,确定了当吡咯单体与乙二酸的摩尔比为1:3时,制备的聚吡咯(PPy1/3)具有最高的比电容,在*** 的电流密度的测试条件下,其比电容可达*** F/g。

应用范围

聚吡咯作为导电高聚合物的一种,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良好的化学、环境稳定性以及独特的氧化还原机理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传感器、防腐材料、先进电池的储能材料等领域。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聚吡咯由于具有环保、成本低、合成简单以及高度可逆的掺杂/脱掺杂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大力研究。

常用的合成聚吡咯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合成法以及化学合成法。与合成量较低的电化学方法相比,化学合成法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的优势。目前,纯聚吡咯的比电容一般保持在200~400F/g。Yang 等通过界面聚合的方法合成出的聚吡咯,在扫描速率为25mV/s的条件下,比电容达到261 F/g。


前景分析

本发明方法采用乙二酸作为掺杂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由纳米颗粒组成的链状聚吡咯。通过改变吡咯单体与乙二酸的摩尔比,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链状聚吡咯。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推广。同时,对所制备的链状聚吡咯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吡咯与乙二酸的摩尔比为1:3时,所制得的聚吡咯,在电流密度为0.2A/g的测试条件下,比电容达到了744.38 F/g,远大于200~400F/g。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樊新

  • 联系电话:

    13383029037

  • 通讯地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12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