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硼酸功能化CdTe量子点及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复合纳米药物

  • 发布时间: 2024-07-31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安徽工业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酸功能化CdTe量子点及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复合纳米药物。本发明请求保护的复合纳米药物以硼酸功能化CdTe量子点为载体,以含顺式二羟基结构的抗肿瘤化合物为主药。该复合纳米药物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且在肿瘤弱酸微环境中能快速响应释放药物,实现了肝癌HepG2细胞靶向给药及荧光成像,该纳米药物能够高效抑制肿瘤生长,具备pH响应释药和荧光发射性能。本发明所得复合纳米药物能够实现对肝癌等肿瘤细胞的精准靶向诊疗。

应用范围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公认的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类疾病,肿瘤细胞拥有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代谢变化,这种异常的代谢能使机体的正常功能失调,从而威胁生命。据世卫组织统计,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200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达到了近1000万,其中肝癌为主要肿瘤之一。因此,对于肝癌病灶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治疗措施如化疗、手术切除等存在有限作用效果、副作用、耐药性等诸多缺点。

在科技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下,肿瘤治疗迎来了纳米体系的引入。纳米药物载体体系能够通过血液循环系统,附着于病灶组织,同时还能被许多的官能团所修饰,能够靶向并积累于肿瘤细胞,达到持续性作用的效果。尺寸较小的纳米材料渗透能力强,能透过体内组织和屏障,有效地到达肿瘤微环境,而尺寸较大的纳米材料具有滞留肿瘤细胞效应(EPR)。因此,纳米材料在增强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和减少副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多项属性,影响了在体内的利用率,具有较多的可控因素和研究方向,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领域表现出了可观的应用前景。利用纳米体系的吸附性能和纳米尺寸等特点,构建量子点纳米颗粒载药体系,将其应用于药物递送、疾病诊断与治疗、荧光成像等方面,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其具有靶向选择性、药物微小剂量、生物相容性、荧光亮度稳定等特点。据此,基于硼酸功能化量子点的载药体系具有较好的抗癌潜力,其独特的纳米尺寸和荧光特性,促进了纳米材料应用于诊断与治疗领域的研究。


前景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构建了一种肝癌肿瘤细胞靶向杀伤及药物体内外实时最终的纳米诊疗方法,利用硼酸功能化量子点能够实现对具备顺式二羟基结构的黄酮类药物特异性吸附,同时根据肿瘤微环境变化实现纳米复合药物靶向递药至肿瘤细胞,且释药前后纳米复合药物的荧光性能发生显著变化,有益于药物体内外实时追踪。(2)本发明所得纳米复合药物对正常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利用荧光发射光谱的高灵敏度、线性范围大等特点,利用活细胞工作站可以直观观测细胞等生物样品药物摄入情况,本发明利用荧光进行治疗效果实时评估,可实时检测肿瘤细胞摄入药物及细胞凋亡情况,从而实现诊疗一体化。(3)本发明所得纳米复合药物采用具有顺式二羟基结构的抗肿瘤化合物和硼酸功能化量子点靶向协同杀伤肿瘤细胞,相比单一化疗给药,其所需药物浓度显著降低,实现低毒、高效、靶向治疗肝癌等癌症。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颜庭轩

  • 联系电话:

    17303127571

  • 通讯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