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牡蛎折光马尔太虫LAMP检测试剂盒

  • 发布时间: 2024-05-31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成果描述

牡蛎折光马尔太虫LAMP检测试剂盒,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并根据折光马尔太虫共有的基因保守区设计了两个特异性内引物、两个特异性外引物和两个特异性环引物。仅需通过对组织样品进行DNA提取并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即可检测出牡蛎折光马尔太虫,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时间长、工作量大、交叉污染、操作复杂等缺陷,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且成本低、操作方法更简单,特别适于基层现场快速检测牡蛎折光马尔太虫的需要。

应用范围

折光马尔太虫(Marteilia refringens)对牡蛎养殖的危害较大,可引起贝类消瘦、消化道变色、停止生长并死亡,大洋洲和欧洲等国家其感染现象普遍存在。

折光马尔太虫的传统检测方法有电镜观察、组织细胞学检查、原位杂交等,这些方法费时费力,缺乏专一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虽已建立起折光马尔太虫PCR检测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检测敏感性也比较高,但是常规PCR需要使用PCR仪和进行凝胶电泳,荧光定量PCR则需要使用更加昂贵的荧光定量PCR仪和试剂等,,因而难以适应基层现场检测需要。


前景分析

本发明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并根据折光马尔太虫共有的基因保守区(见序列表SEQ.ID.No.1)设计了两个特异性内引物、两个特异性外引物和两个特异性环引物,由此发明了用于快速检测牡蛎折光马尔太虫的牡蛎折光马尔太虫LAMP检测试剂盒。应用本发明的LAMP检测试剂盒建立牡蛎折光马尔太虫检测方法,仅需通过对组织样品进行DNA提取并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即可检测出牡蛎折光马尔太虫。该法无需昂贵的PCR仪只需普通水浴锅,却比PCR检测有更高的灵敏度,且不必通过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操作简单而快速,特别适用于基层现场检测。

另外,常规的LAMP方法,需要在反应结束后开盖加入SYBR Green I或Gene Finder染料来显色,容易造成假阳性:一方面,反应产物易形成气溶胶而污染周围环境造成假阳性;另一方面,SYBR Green I或Gene Finder染料还会由于引物二聚体而引起假阳性。因此,本发明使用内加钙黄绿素+氯化锰替代了外加的SYBR Green I和Gene Finder染料,即在配置LAMP反应液时就加入反应液中而无需LAMP反应后再开盖加入;而且,钙黄绿素+氯化锰仅在发生LAMP反应时才出现绿色,避免了SYBR Green I和Gene Finder染料带来的假阳性问题,所以具有更好的特异性。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谢芝勋

  • 联系电话:

    19133207086

  • 通讯地址: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友爱北路51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