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片状微针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测试方法

  • 发布时间: 2024-04-08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中山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微针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测试方法,片状微针传感器,包括若干个平面片状微针阵列,每个平面片状微针阵列包含若干个片状微针,每个片状微针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工作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工作电极、所述参比电极和所述对电极通过引线电路连接外部电路,所述引线电路的表面涂覆绝缘层,所述工作电极的表面修饰生物检测酶。本发明实施能够提高微针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多通道并行记录,可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技术领域。

应用范围

微针阵列是一种前沿的无痛透皮技术,微针刚好能插破皮肤角质层接触到真皮层,但不触碰到真皮层深处的血管或神经,所以不会导致疼痛。微针的微创性能较好减少透皮后引起的疼痛感、组织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纤维化。而且微针阵列是基于多根微针面状分布,作为传感电极,能检测面状区域的生物信号平均值,比植入式单点状电极具有更好的信号准确性。

但是,由于在三维微针表面进行微加工难度较高,现阶段大多数研究仍采用多根微针并联的方式作为单个电极,微针传感器的正极、对电极、参比电极通常处在不同的个体微针上,而电极间的生物组织电阻较大,容易影响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不能进行多通道并行记录。


前景分析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片状微针的第一表面制备工作电极,在片状微针的第二表面制备参比电极和对电极,从而实现在每个片状微针的表面制备独立的三电极系统,三电极共处同一微针上,能有效降低电极间距离,提高检测生物信号的强度与灵敏性,提高微针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多通道并行记录。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谢曦

  • 联系电话:

    13383029037

  • 通讯地址:

    小谷围街道外环东路132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