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解酒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玉米肽粉3~18份,槐花1~8份,蒲公英1~9份,甘草1~6份,泽泻1~5份,香薷2~10份,化橘红1~6份,黄岑1~5份,柴胡1~6份,香橼0.5~4.5份,苏叶1~3.5份,藿香1~4.5份和浓缩果蔬汁11~23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解酒组合物不仅能够促进乙醇分解成的乙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还能够在喝酒中、喝酒后,增加机体内乙醛脱氢酶数量,快速解酒,避免人体的肝脏和胃部由于乙醛的作用而受损,避免酒精对人体产生急性、慢性毒害,还能够发挥解毒、降脂、健胃、护脑、止呕和泄热等功效。
酒在世界各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酒与健康的关系已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适量的饮酒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肌组织和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但连续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害,酒精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肝脏和胃。饮酒后的酒精约20%在胃内吸收,80%在十二指肠及小肠吸收,只有极少量的酒精直接经肾从尿道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汗腺排出。在消化道黏膜上的少部分酒精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这些乙醛被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酶氧化生成乙酸,最后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代谢过程来看,酒精主要在肝脏和胃中代谢,酒精的代谢主要是靠乙醇脱氢酶及乙醛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得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停留在体内,乙醛会刺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分泌,使饮酒者面色潮红、心跳加快等,并且乙醛具有直接的神经系统毒性、心脏毒性和肝脏毒性,因此过度饮酒者具有急性、慢性酒精中毒症状并表现出神经系统异常,甚至还会发生昏迷或休克。
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将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后浓缩,减小体积,增大了中药有益组分的浓度,而浓缩果蔬汁、玉米低聚肽、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维生素B在浓缩后加入,可避免其在提取过程中化学成分被破坏或者变异而导致功效营养损失。所得成品可直接口服,也可在根据临床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进行进一步浓缩或稀释。
联系方式
王富豪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26号河北科技大学
请填写以下信息
联系人:
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