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长时储能技术
2021年为中国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元年,据 CNESA 统计,2021 年规划、 在建、投运 865 个、26.3GW 储能项目中,投运的百兆瓦级别项目仅 7 个,但规 划在建的百兆瓦项目超过 70 多个,首个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已经实现并网 调试运行,百兆瓦级别的全钒液流电池项目也在建设当中。 据 CNESA 统计,2021 年国内液流电池(基本为钒电池)在国内新型储能 领域的渗透率达 0.9%,受益于资源、安全性、环保性和政策端的多重优势,随 着多个大型钒电池项目的逐步落地,全钒液流电池的装机规模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1、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偏低。全钒液流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温度要求 较高,同时还需要用泵来维持电解液的流动,因此其损耗较大,能量转化效率低于锂电池,为 70-75%。受钒离子溶解度和电堆设计的限制,与其他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仅为 12-40Wh/kg。
2、耗材需适时维护。石墨极板要被正极液刻蚀,如果用户操作得当,石墨板能使用两年,如果用户操作不当,一次充电就能让石墨板完全刻蚀,电堆只能报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隔两个月就要由专业人士进行一次维护,这种高频次的维护费钱、费力。
1、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在10000次以上,部分可达20000次以上。
2、液流电池的储能活性物质与电极完全分开,功率和容量设计互相独立,便于模块组合设计和电池结构放置,以及容量便于扩展。
3、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相比铅蓄和锂离子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请填写以下信息
联系人:
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备注: